【天山 · 实践】从一条小“巷”见团结
走进固原巷社区,绿树成荫、红墙掩映。“天山脚下·石榴花开”展板前,各民族小朋友奔跑、嬉戏;小广场上,新装的篮球架前,比赛热火朝天;凉亭下,各民族居民下棋、聊天,怡然自得……
2022年7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固原巷社区视察时指出,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,新疆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成员,要格外珍惜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,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,保持定力、脚踏实地,同心协力、踔厉奋发,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奋斗。
7月6日,天山区固原巷社区,小朋友们前往社区兴趣班上课。固原巷社区开放书画、国学、科普、京剧等兴趣班,小朋友可以在放学后、假期里走进“小小少年宫”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应班级学习。记者石磊摄
牢记嘱托,感恩奋进,乌鲁木齐市紧贴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,为各族居民办好事、办实事、解难题,各族干部居民共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,共建美好家园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从固原巷社区,可以看到这座城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生动实践。
基层党建助力 社区焕发“新活力”
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的“神经末梢”,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,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,把工作重心下沉,紧贴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,帮助大家办好事、办实事、解难题,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、守望相助,共建美好家园、共创美好未来。
殷殷嘱托,念兹在兹;亲切话语,言犹在耳。
固原巷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建立四级党组织全覆盖的工作架构,下设3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,社区干部、党员主动入户走访征询居民意见和建议,围绕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,建立“三项清单”,为居民提供精准化服务。
“三项清单”上墙,在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非常醒目。
一项是入户收集居民诉求的“需求清单”,一项是社区想办法找资源提供的“资源清单”,还有一项是围绕“需求清单”梳理归纳已完成的“项目清单”。
今年4月底,社区召开的恳谈会上,67岁居民田波海提出自己所在的104号院活动区域有限、休息座椅太少的问题。
社区第一时间了解详细情况。104号院老年人多、孩子多,院子里仅有一处休闲纳凉的区域,里面安放了2张石桌、8个石凳,远不能满足居民的休闲纳凉需求。
建立“需求清单”,上报情况,联系设计方走进院落实地勘测规划。104号院原有休闲区得到扩展,搭建了凉亭,新增了10组长凳、一组棋牌桌,并在休闲区旁边重新搭建了一个儿童游乐区,安放了秋千、跷跷板、投篮框、滑梯和拍照打卡动物雕塑。
“不仅给我们老年人增添了休闲纳凉的场所,还让孩子们有了健身娱乐的好去处。”田波海说。
为了更好更快解决诉求,固原巷社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探索党群服务新模式。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耀文说,社区将736名志愿者分为党员先锋、爱心出行、爱心医疗、草根宣讲等9支服务队伍,为各族居民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。
从基层探索到顶层设计,从典型引路到整体推进,从统一思想到实践检验,固原巷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成功案例,也印证着乌鲁木齐市基层党建一步一个脚印,经历实践—认识—再实践—再认识的深化提升。
创新社区管理 提升精治水平
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。固原巷社区加强党建引领,拓宽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,做到善治、精治、共治,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午后的阳光照进房间,窗台上的花瓶被镀上一层金色,在“凯丽说事点”,社区主任凯丽比努尔·马木提忙着接待居民。
“几张沙发,几把椅子,居民来了倒上一杯热茶,听他们说说家长里短,让他们遇到烦心事有地方说,社区帮助协调开导、解决困难,这就是成立这个‘说事点’的初衷。”凯丽比努尔·马木提说,自2018年“说事点”成立以来,平均每天接待近20人,调解矛盾纠纷,形成“有事大家议”“意见大家提”的良性机制。
“现在,我们遇到问题难题,有好的意见建议,首先就会想到说事点来坐一坐。”金银路613号院居民阿不都拉·努尔买买提说,今年,社区所有院落都成立了业主委员会,他和其他院落业主委员会主任、副主任每周一上午都会到“凯丽说事点”聚一聚,反映各院落居民的烦心事,分享各院落管理的好经验,为社区建设发展提意见。
“凯丽说事点”的功能还在不断完善,总结以往经验,“说事点”“五步”操作规程、“说事点”六件事上墙,完善了收集群众热点难点问题渠道、信息梳理分类解决方式等,增强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,创新管理方式,提高居民对社区建设发展的参与度。
与“凯丽说事点”紧挨着的,是社区居民兑换超市,餐具、床上用品、衣架、牙膏、食用盐等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,让这里就像一个小超市。
对热心公益、创业增收、参加活动等的居民给予积分,进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,鼓励居民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治理。10分兑换一块香皂,100分兑换一桶油,每一件商品的兑换都是居民热心爱心的回报,参与社区治理的见证。
“这些东西都来自爱心企业的捐赠,居民们每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都可以获得积分,凭积分兑换商品……”张耀文说,居民、商户积极参与社区建设,激发了社区治理内生动力。
聚焦“一老一小”托起“朝夕美好”
老有所养、幼有所育,是牵动亿万家庭的重要民生关切。
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关注的一个重点,是民生的关切话题“一老一小”。
聚焦“一老”,固原巷社区细化服务,正在实现从“老有所养”到“老有颐养”的实力进阶。
社区干部上门教老人操作智能手机,助老人接轨数字时代。推广便民措施后,90%的业务实现在社区办理。对于独居老人,社区志愿者还定期上门为他们提供免费体检、帮助出行、打扫卫生、理发护理等服务。成立了老年人舞蹈队、合唱队、乐器队、模特队,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“什么亚克西?什么亚克西?民族团结亚克西……”这首《党中央的政策亚克西》,星光合唱团成员们唱了不下百遍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社区时,他们现场演唱的也是这一曲。
这支创立于2010年的合唱团,成员大部分为退休老人。“排练场地、音响设备、演出服都是社区提供的,我们聚在这里,享受着晚年的幸福生活。”团长冯燕香说。
乐器队7名成员排练结束,常常约着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爱心餐厅就餐。“午餐有米有面有菜,针对我们老年人不收取一分钱。”67岁的张悦香是队里唯一的主唱,她说,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,集看病就医、康养保健、文化娱乐、助餐配餐为一体,打造了“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”,非常方便。
聚焦“一小”,社区开办了舞蹈班、京剧班、科普班、书法班等,供孩子们免费学习。
这个暑假,新疆财经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18名大学生作为志愿者,来到固原巷社区“阳光巴郎”青少年之家当起老师,教小朋友们学习诗词、书画、绘本、棋类等。
志愿者梁丽萍负责给孩子们上书法课,她从最基础的毛笔握笔姿势教起,带着孩子们一笔一划写着横竖撇捺。
“我喜欢写毛笔字,爸爸还给我买了毛笔和宣纸,每天早上我在社区书法班里学习,下午回到家自己练习。”9岁的麦迪娜·阿不都艾尼说。
“孩子们学得很认真,学得很快,他们乐于表达自己、充满自信的样子感染了我。”梁丽萍说。
张耀文说,社区将一如既往重视“一老一小”工作,不断引进新的服务项目,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。
凝聚团结共识 携手再谱新篇
固原巷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社区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(单位)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、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、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、全国敬老文明号……纷至沓来的荣誉背后,是各族居民亲如一家、共同奋斗的火热实践。
“社区里,各族邻居都是熟人,大家聚在一起唠唠嗑、走走路、唱唱歌、下下棋,有困难搭把手,相处融洽。”居民阿布来提·吐尔逊在这里生活了近40年,一次次被邻里间的互帮互助所感动。
在固原巷社区,有一个延续了近十年的传统——百家宴。每逢节庆,各族居民围桌而坐,亲如一家,其乐融融。
今年的古尔邦节,社区院子里摆了30个圆桌,各族居民共品“百家宴”。
68岁的李丽敏端着一盘炸油糕,拉着结对亲戚阿布都拉·奴尔买买提坐到一桌。她把炸油糕分给这个比自己小10岁的弟弟,弟弟一家请她品尝了干煸炒面。
李丽敏逢人就夸阿布都拉·奴尔买买提对她的好,平时她家有个大事小情,阿布都拉·奴尔买买提总是跑前跑后。前几天,家里燃气灶打不着火,她在院里闲聊时随口一句话,却让阿布都拉·奴尔买买提上了心,拉起她直奔家里要检查清楚才放心。
“我们社区邻里关系一直很好,没事大家串串门、聊聊天,有好邻居陪我帮我,我一点也不孤单。”李丽敏说。
今年的百家宴上,还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——27名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22级硕士国际新闻传播班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,他们特地走进固原巷社区,探寻这里的“幸福密码”。
“我从小到大吃过很多次百家饭。在这样的场合,给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经历,讲述新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故事,很直观,让同学们感触更深。”学生萨达凯提·玉赛音家在和田,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走进新疆,她特别高兴。
张耀文说,家宴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有着特殊的意义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家宴,有着团团圆圆、幸福美满的美好寓意。举办“百家宴”,各族干部居民在品尝美食中进一步增进感情,促进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艳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
“传统还将延续,我们也会通过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,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工作,让各族干部居民心往一处想,劲儿往一处使,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。”张耀文说。
编
辑:王兴月
责编:张悦
主编:杨姝琨
推 荐 阅 读